十大傑出青年魏瑞廷 分享台灣農業新出路

 


農業被譽為廿一世紀的綠色科技產業,然而對台灣基層農民來說,農業生產仍然是一條辛苦而收益不高的路,怎麼把農業變成經濟效益高、有前景的綠色科技產業?這是當前台灣農民最急切想要得到解答的問題。台灣農權總會特別邀請甫當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魏瑞廷,也是全球第一個用區塊鍊種植稻米的農夫,來分享他如何把農業與科技結合起來的經驗。

主辦單位台灣農權總會會長也是市議員參選人張豪澤表示農業是台灣的強項,而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威脅之下,應用科技來幫助農業發展,是台灣必定要走的一條路。來自台東池上的魏瑞廷,就運用他所學的知識和科技,結合區塊鍊技術,把環保、食安和農作結合在一起,並且利用網路社群媒體做理念的行銷,為自己建立一個品牌,就這樣原本賣不出去的有機米,竟然賣到全世界,許多人因為認同他的理念而來購買,每公斤售價還是台灣內銷的好幾倍,連梵諦岡教廷都認可他的米,指定作為教宗的食用米,他的故事甚至還被英國媒體報導,讚譽他是第一個用區塊鍊種米的科技農夫。

魏瑞廷也分享說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成功,他曾經跑遍各地的展售會,整整一天賣不到十包米,差點把自己的積蓄賠光。後來透過市場調查,找到自己的產品定位,並且利用資訊科技把環保、食安等理念結合起來,讓他的產品跟別人不一樣,再透過正確的宣傳方式,光是他家那幾甲地種出來的米,一年營業額達到數百萬,遠遠高出一般稻農的收入。現在他可以自豪的對大家說:農業也是一個有前途、可以發展的事業。

座談中,台南當地的青農提出很多問題,與魏瑞廷熱烈的互動對談,魏瑞廷也將他經營科技農業的心得秘訣一一分享,透過這樣的座談,台灣農權總會會長張豪澤希望能夠幫助在地農民找到出路,也為地方發展增添新的力量。

(詳細新聞資訊請收聽臺南線上廣播電台FM90.3)

留言